青岛中德生态园零碳试验区

 

        一、项目建设背景

       青岛市作为第二批全国低碳试点城市之一,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山东省第一个低碳试点城市,重点培育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探索绿色城区零碳升级,推动城乡建设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的实施意见》、《青岛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青岛市低碳发展规划(2014-2020年)》、《青岛市节能与绿色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青岛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64个;推进《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6个;编制发布了《青岛市绿色生态城区(镇)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为新建城区(镇)按照绿色生态标准规划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引;同时通过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出台激励措施,发展绿色金融,提升技术水平,大力发展零碳城区、零碳园区、零碳社区、零碳工厂和零碳建筑,示范引路探索绿色城区零碳升级,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国际成员合力促进节能降碳和控制气候温升。

       中德生态园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结合“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将中德未来城D2组团打造成全国首个零碳试验区,引领新一轮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方向,将为引领全国园区层面碳中和路径创新发挥重要示范作用。

       二、项目概况

       中德生态园零碳试验区位于青岛中德生态园先行启动区一期,地处滨海丘陵地带,南依抓马山,北邻胶州湾。零碳试验区由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地下车库、中小学、配套设施、养老、商业组成。

       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412743.889㎡,总建筑面积为831223.27㎡,地上建筑面积为511881.04㎡。其中绿塔建筑面积为21358.23㎡,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面积为3453.07㎡,住宅建筑面积为369681.13㎡,人才公寓建筑面积为6001.26㎡,酒店建筑面积3258.02㎡,物业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为3561.41㎡,文化设施建筑面积1884.6㎡,老年服务站建筑面积为874.45㎡,社区超市建筑面积为759.73㎡,配套商业建筑面积为20122.03㎡,配套幼儿园建筑面积为10245.63㎡,养老院建筑面积30983.14㎡,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筑面积为73523.91㎡;地下建筑面积为319342.23㎡。居住总户数为2822户,总人口为9031人。


 

1.1 项目效果图


       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率先高质量建设“零碳试验区”,探索从生态低碳园区迈向碳中和智慧园区的有效路径。零碳试验区于2019年5月开工建设,现中德未来城九年一贯制礼贤学校项目已完工,D2幼儿园项目23年年底完工,04、05、I、J等地块住宅项目、核心区地块、康养项目预计2024年完工。

       三、建设目标 

       园区契合“双碳”目标,围绕“田园环境、绿色发展、美好生活”的愿景目标,打造高端生态示范、技术创新先导、高端业态聚集、和谐宜居的零碳社区。在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中,创新应用零碳建筑、零碳能源、零碳交通、绿色碳汇、绿色金融、零碳文化等技术和理念,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并结合相应碳补偿手段达到近零排放目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社区建设和运营模式,助力国家和地区碳达峰、碳中和。

        一是探索建设首个零碳社区,达成建设完成后即开始零碳运行的目标。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零碳社区的统一定义与标准,中德生态园将率先打造零碳社区,并在建设方案中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供全国各类社区参考借鉴。

       二是建立完善的零碳指标体系,有效指导试验区建设,保障零碳排放目标。指标体系包含碳排放水平、空间布局、能源、建筑、交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与服务、公众参与等多个评价角度,并按时间、空间维度分别进行划分,全面指导建设进程,确保建设完成后即达成零碳排放的目标。

       三是推进能源革命,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试验区内能源最大限度实现自给自足。大力推进能源技术创新及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发展太阳能、空气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和综合能效。

       四是加强中德国际合作,全面应用被动式建筑技术,打造“智能绿塔”。建筑全部应用德国被动式建筑技术,充分发掘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潜力。建设“智能绿塔”项目,利用综合能源技术,实现被动房技术与微电网技术相结合。智能绿塔既是试验区重要供能设施,也是整个区域的能源管控与监测中心,持续保障试验区零碳排放。

       五是积极进行绿色金融试点,支持各类金融业务落地。积极进行新型金融工具的应用与探索,对住宅建设探索引入绿色建筑保险,共同进行社区项目开发。

       六是加强零碳文化建设,充分吸收德国及国际先进元素,建立相关的园区组织及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绿色、生态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区绿色文化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和“社区服务+碳普惠”为核心的手段带动社区绿色发展。

       四、绿色低碳技术 

       本园区具体绿色低碳技术可分为建筑本体减碳技术、零碳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地下综合管廊、综合水资源利用、垃圾回收利用、“光储直柔”配电技术、清洁建造、智慧低碳生活,共9个方面。

       4.1 建筑本体减碳技术

       中德生态园零碳试验区全部建设三星级绿色建筑,实现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100%应用。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围护结构保温系统、被动式门窗及遮阳系统、建筑无热桥构造、建筑气密性系统、热回收新风机组等。

       高性能保温隔热技术:被动房采用保温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当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层达到一定的厚度时,通过外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达到最低,在冬季可以凭借房屋自然得热就可使室内达到较为舒适的温度,夏季足以抵抗太阳的辐射不传到室内,夏季缩短空调时间且有效除湿。

       无热桥技术:建筑围护结构中热流密度显著增大的部位,即为热桥。热桥对被动房的影响更为显著。被动房严格控制热桥的产生,对建筑外围护结构进行无热桥设计。

       高性能门窗技术:外窗是产生能耗的重要环节,对建筑内部热环境的影响相当大,尤其在夏热冬冷地区,夏季太阳辐射量高,窗户接受太阳辐射,室内温度上升,空调负荷增加,因此窗户自身传热、外窗遮阳、窗墙面积比都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公共建筑由于体型较大,结构复杂,一般采用较大的窗户、玻璃幕墙,因此窗户热工性能及气密性的好坏都是影响建筑能耗高低的重要参数。

       建筑气密性技术:良好的气密性可以减少冬季冷风渗透,降低夏季非受控通风导致的供冷需求增加,避免湿气侵入造成的建筑发霉、结露和损坏,减少室内噪声和空气污染等不良因素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热回收新风机组:空气热回收新风机组是使进风和排风之间产生显热或全热交换,回收冷(热)量的装置。户式整体式热泵新风系统是专门为被动房研发的,解决被动房热舒适需求的一成系统,冷媒侧不需额外配管。压缩机为直流变频,冷热源为地下水源;可以进行空气置换,净化,制冷,制热,除湿;同时,可选配生活热水功能。

 

图4.1 被动房关键技术

        4.2 零碳交通

       园区落实“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发展战略,建设新能源公交体系,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控制私人小汽车出行比例。构建安全、便捷、通畅的慢行路径与慢行网络,引导人们慢行+公交出行。社区路网密度达14.7km/km²,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机动车、货车、自行车、行人及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人性化的整合设计,建立内部独立的电动微公交体系,公交线路密度达到3.2km/km²,新能源公交车比例100%,实现与M6地铁等交通换乘无缝衔接,达到低碳舒适出行的目的。

       园区使用天然气和电动汽车承担主要交通任务,降低汽车尾气污染排放。在氢能利用逐步提升的情况下,可逐渐转变为使用氢能源公交车作为试验区内主要公共交通工具。结合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小区、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按照不低于规划车位30%的比例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园区内功能用车优先配备新能源汽车,支持社区内购物班车和物流配送采用新能源汽车。

       4.3 可再生能源利用

       零碳试验区无化石能源消耗,依靠太阳能、空气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用能需求,在能源消费侧全面落实绿色建筑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在供给侧推广太阳能、建筑直流蓄电利用。重点通过空气源热泵进行供暖、供冷,利用太阳能制取热水

       推行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建筑屋顶太阳能光电、光热利用覆盖率达到100%。智能绿塔位于D2组团核心区,为零碳试验区最大的供能、储能建筑,搭载可视化能源监测管理系统,对试验区的能源进行监控与调配。

 

图4.2 智能绿塔能源监测管理系统

       4.4 地下综合管廊 

       零碳试验区统筹地下管线建设,建设2.5公里地下综合管廊预留管道空间,给排水、电力、通信、真空垃圾等所有地下管线结合市政道路一次性同步建设,彻底解决“马路拉链”问题。

 

图4.3 中德生态园综合管廊控制室

    

 

图4.4 地下综合管廊管线规划图与剖面图

       4.5 综合水资源利用

       零碳试验区根据用户对水质的不同要求,采用分质供水系统。规划再生水用于道路浇洒、绿化用水、部分公共建筑冲厕用水等,有效节约淡水资源。规划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实现雨水系统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建设海绵城市。

       零碳试验区应用灰水循环使用装置,机衔接雨水花园,通过建立用户、社区、城市三级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提升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5%以上,建设水生态安全社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40%,远超《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5%的标准,建设约5000米灰水管,约3500米再生水管线,生活灰水回收利用率100%。

 

图4.5 水资源综合利用

       4.6 垃圾回收利用 

       建立源头减量化机制,在产品制造阶段,产品设计阶段考虑产品废弃后材料回收利用效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产品采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如绿色包装等;在产品使用阶段,鼓励用户使用寿命长的产品,激励企业无纸化办公,尽量减少耗材使用,建立鼓励机制,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在产品废弃阶段,建立旧物交换、旧物捐赠机制,鼓励在用户层面进行垃圾第一次回收利用,鼓励工业垃圾就地资源化,提高垃圾利用率。

       项目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消纳制度,垃圾分类纳入全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范围。全面采用真空垃圾收集系统,在小区合适位置设置真空垃圾投放口,压缩后通过垃圾压缩箱进行密闭输运,接入市政真空垃圾管道。保证生活垃圾实行100%分类,真空垃圾收集系统100%覆盖。同时对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单独收运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图4.6 零碳试验区真空垃圾收集

       零碳试验区对于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密闭化、无污染的收运方式,实现智能化、机械化的管理体系,形成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产业化的利用模式。对于生活垃圾,利用干垃圾发电,利用湿垃圾制取天然气。

 

图4.7 地下真空垃圾管线

       4.7 “光储直柔”配电系统

       4.7.1 “光储直柔”技术

       “光储直柔”即光伏发电、储能、直流、柔性应用,此技术的应用最低可使建筑用电节约5-10%左右交直流转换损失。它是通过光伏+直流+蓄电+电器的需求侧响应模式+智能充电桩的形式进行配电,主要模式是消纳自身光伏发电量,一天内按照需求侧响应模式从网上取电,配合电网消纳风电光电;或在一天内,在约定低谷时段用电量不低于要求值;约定高峰时段用电量不高于要求值;其余时段自由。“光储直柔”配电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电网容量,并且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成为一个虚拟电厂。“光储直柔”技术主要应用于智能绿塔项目中,最大化其作用。

       4.7.2 智能绿塔项目

       智能绿塔位于中德生态园中德未来城D2组团核心区东北角,项目西侧为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组团,项目以南设计为滨河特色商业街区。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1358.2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6925.67㎡,地下建筑面积4432.56㎡。建筑高度40米,其中地上建筑7层,地下2层。

 

图4.8 智能绿塔项目规划图

       智能绿塔旨在打造一个集智能、绿色、低碳于一体的绿色低碳智能建筑,将设计成为全国第一例德国PHI被动房PLUS认证标准的新建建筑、全国首个或最大应用“光储直柔”技术的高层民用建筑、全国首个寒冷地区高层双零建筑(零能耗、零碳排)、全国首个寒冷地区高层零碳建筑、全国首个寒冷地区高层零能耗建筑、“十四五”国家重点示范项目、国家绿建三星认证项目和国家近零及超低能耗建筑认证项目。

       4.7.3 智能绿塔光储直柔系统设计

       智能绿塔内设置一套直流微电网,以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系统为主体,构建光、储、直、柔性电力微网系统,实现源网荷储相互之间的交互能力、优化匹配、高效用能。整个系统由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和直流微电网和“光储直柔”建筑系统柔性控制平台组成。

       (1)光伏系统:智能绿塔屋面设置光伏发电系统,系统装机容量约为452kWp。

       (2)储能系统:储能电站功率250kW,储能容量500kWh。为保证储能电站安全,储能电站采用室外集装箱式一体化储能模块(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安装在1期商业附近,采用20尺集装箱室外落地安装。

       (3)直流微电网:绿塔设置一套直流微电网,以直流配电的形式,用公共直流母线将分布式光伏、储能、直流负荷和建筑系统柔性控制平台等系统融合起来,构成一个可以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

       (4)“光储直柔”建筑系统柔性控制平台:系统基于云边端架构,采用物联网、云边端协同、大数据、AI智能分析技术,可预测光伏发电量、建筑负荷用电量,接受电网需求侧相应,制定储能及充电桩(电动汽车)充放电策略,确保绿塔及园区微网内部电压稳定并给出系统负荷柔性调节裕度。

       4.8 清洁建造

      青岛中德生态园范围内建设工程始终坚持绿色施工理念,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五节一环保”。在保证施工策划与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与人力资源节约与职业健康保护等绿色施工基本指标的基础上,充分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2014年9月,德国企业中心项目举办“全国绿色施工观摩会”,荣获“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称号。

       4.9 智慧低碳生活

       整个园区智能化设施覆盖率100%,人脸识别技术100%覆盖,城区公共安全系统包括消防监管系统:对重点供配电节点电参数实时监测,动态监控覆盖100%,各类安全保障设施,消防栓、紧急呼叫等智能化覆盖100%;公共安全系统:具备人脸识别能力、车牌识别能力、车流人流监测分析能力,设备的能力覆盖率100%;综合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营建安全社区环境。

 

4.9 园区智慧安防系统

       五、投资回收情况 

       中德生态园零碳试验区的建设,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率先响应和启动国家战略部署、建立社区绿色发展样板的重要举措。零碳试验区全面对标弗莱堡、海德堡,借鉴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契合“双碳”目标,围绕“田园环境、绿色发展、美好生活”的愿景目标,编制完成40项可量化的指标体系,打造高端生态示范、技术创新先导、高端业态聚集、和谐宜居的零碳社区。

       5.1 社会效益 

       园区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绿色交通、资源与碳排放、信息化管理、产业经济和人文等方面提出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理念与方案,将为其他地区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板。通过创新低碳技术、改变建设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并结合相应碳补偿手段达到零排放目标,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社区运行模式,建设中德生态园零碳试验区,为青岛争创全省、全国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提供关键支撑,在引领全国园区层面碳中和路径创新方面发挥重要示范作用。

       5.2 环境效益 

       经测算,中德生态园零碳试验区可实现年减碳总量约4.5万吨,年节约用电2000万kWh,结合区域本底条件制定零碳示范区建设方案,推动零碳能源、建筑、交通、绿地体系、绿色基础设施、绿色金融、零碳文化的先行先试,达到DGNB区域认证铂金级要求,形成园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中德生态园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六、《绿色繁荣社区全球指南》一致性 

      6.1 绿色建筑与能源 

      6.1.1 绿色建筑

      园区支持高标准建设,形成绿色建筑设计体系,并在园区控规、专项规划中予以落实,深入落实建筑设计,全部建筑全部实现绿色建筑三星级建设目标,并保障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的100%应用,100%绿色施工,打造低碳生态、宜业宜居、功能复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示范区。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围护结构保温系统、被动式门窗及遮阳系统、建筑无热桥构造、建筑气密性系统、建筑能源环境系统、厨房油烟通风系统等。

 

图6.1 园区采用的被动式节能技术

       园区内831223.27m2的建筑全部按照三星级绿色建筑和德国PHI被动房双认证标准实施建设。智能绿塔项目是零碳试验区内探索建设的唯一一座零碳示范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1358.23m2,建筑高度40米,其中地上建筑7层,地下2层。

6.1.2 能源

园区大力推进能源技术创新及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发展太阳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泛能网技术,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和综合能效,实现园区内能源自给自足。整个零碳试验区无化石能源消耗,依靠太阳能、空气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用能需求。通过在能源消费侧全面落实绿色建筑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在供给侧推广太阳能、建筑直流蓄电利用。城区由空气源热泵进行供暖、供冷,利用太阳能制取热水。

建立综合能源监测管理平台,结合综合能源规划及中德生态园多能源种类、多用能业态的特点,规划搭建综合能源监测管理平台,打通多网能量流与信息流,实现虚拟负荷池和虚拟供给池的优化匹配,最大化释放能源及设施价值,实现园区全网能源系统的智能优化、调度和交易。

 

图6.2 综合能源监测管理平台技术架构图

6.2 完整社区 

中德生态园零碳试验区建立家园系统,家园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家园中心建设与公共交通站点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包含就业、绿地、商业服务、教育和医疗等多样功能的五元平衡核心,利用沿街配套、商业、文化设施等形成居民使用的生活街。

零碳试验区规划建设一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处9班幼儿园和一处6班幼儿园,幼儿园所服务半径500米范围内,用地面积几乎覆盖所有居住区总用地面积;在南部临山区域,规划一处文化活动中心;在试验区北部,规划一处社区体育中心;在试验区东南部,规划一处敬老院1处;并在试验区内规划多处商业金融服务设施。园区整体规划强化社区功能混合与地块功能复合,实现土地利用和功能配置的高效和优化。构建职、住、休、教、医五元平衡的家园系统,建设居住、就业、绿地、商业服务、教育和医疗等多样功能的邻里社区组团。

 

图6.3 零碳试验区不同建筑功能示图

 

图6.4 公交线路规划图

    园区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环+丁字),特色公交为辅的多层级多样化的公交服务体系。规划范围内部公共交通系统分为三个层级:支线公交、环线公交、需求响应式公交等,整个城区内部形成以轨道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多层及换乘枢纽公交站点300米服务范围覆盖率100%。公交线路密度达到3.2km/km²,公交站点步行5分钟可达性100%,人们可以步行、自行车骑行或公交出行的方式,满足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6.3 以人为本的交通 

       园区建设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系统,提高公交车、地铁、自行车灯不同交通方式换乘便利化程度,构建紧凑高效社区公交和慢行交通网络。构筑相对独立的慢行步行系统,创造“安全、公平、连续、便捷、舒适、优美”的出行空间与环境;进行合理的城市道路断面设计,在安全、效率、公平的基础上推动“快慢分行”;完善路段、交叉口人行过街设施,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人行过街设施形式;注重步行广场建设,使线型空间与节点空间相结合,既满足人们交通行走的需要,又满足人们驻足观赏或停留休息的需要。保证试验区支路总长度占道路总长度的比例不低于70%,路网平均间距不低于170m;步行道路网密度不低于10km/km2,路网平均间距不低于150m,步行通道宽度不小于2.5m;慢行交通出行比重达到30%以上。

 

图6.5 慢行系统规划图

 

图6.6 自行车道规划图

       城区自行车道连续且无障碍物影响车道宽度,自行动车道设置合理的宽度,并与机动车道间设绿化分隔带,形成林荫路,同时具备完善的道路配套设施。城区步行系统连续,并满足无障碍要求,与周边功能、环境、景观、公共空间相结合,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

       6.4 互联互通 

       城区开发社区智慧交通服务系统,建设覆盖主要道路、公交场站、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的智慧交通出行引导设施,建立交通数据实时采集发布共享和运营调度平台,提供道路交通实时路况、出租车即时呼叫、智能停车引导、公共交通信息等服务,打造智慧交通出行服务体系。规范并发展出租车电调、网络预约、手机预约等多种模式,减少出租车空驶率,提供多元化的出租车服务。

       园区构建多层级交通枢纽,形成以轨道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多层及换乘枢纽。轨道交通可达凤凰岛旅游度假区、灵山湾影视文化区、新区中央活力区等区域,经一次换乘(1、2、8、13等轨道交通线路)可到达市南、市北、崂山。园区内交通枢纽可实现城区客运之间的无缝换乘,满足居民便捷外出的需求。

 

图6.7 青岛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

6.5 循环资源 

1)水资源综合利用

在园区规划中,综合考虑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经济因素、维护管理等方面,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污水采用分质排放,根据污水的处理难易程度将冲厕污水及厨房污水集中收集后,经市政污水管道输送至团结路现状污水泵站,经提升后输送至龙泉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盥洗污水就近在组团内收集后,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块就近处理回用。雨水也应分质排放处理,将前期雨水进行弃流,后期雨水收集后加以利用。

 

图6.8 零碳试验区内再生水和灰水管线规划图

      2)垃圾回收利用

       整个园区通过建立密闭化、无污染的收运方式,实现智能化、机械化的管理体系,形成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产业化的利用模式,使得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对于园区内的生活垃圾和城市绿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焚烧发电为主,填埋补充,并建立适当的小型堆肥设施,垃圾堆肥处理后用于城市绿化。建筑垃圾处理以建设项目内回用受纳为主,填埋场集中受纳为辅。生态园建设过程中要从源头管理,应尽可能采用标准尺寸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已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能够回收利用的应就近使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送往垃圾处理场处置。

 

图6.9 真空垃圾回收利用系统

6.6 绿色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园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现场情况,尽量减少大挖大填,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结合周边已开发的建设情况,充分利用核心地带高差,运用潜在植被理论,营造低维护的近自然化森林群落系统,实现原有地貌和肌理保护与修护比例达到40%以上。同时注重湿地保护,以河洛埠水库南边的狭长区域作为湿地净化的示范,采用潜流湿地技术,更好地发挥湿地净化的作用,城区湿地资源保存率达80%。

 

图6.10 河洛埠水库湿地

中德生态园的绿色公园系统可概括为一脉承载,两环连通,多线渗透。园区内有城市公园和口袋公园等绿色活动场所。中央绿脉位于C1、C2、D1、D2四个组团间,以多个主题公园连接成为绿色主脉。十里花环路和滨水景观环连通,园内部设计多样的活动场地,结合景观形成美观舒适的功能场所,以满足各组团人群的各种需求。

 

图6.11 园区十里花环系统

6.7 绿色经济

本项目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充电桩,园区光伏发电和地源热泵等先进低碳技术,可以有效地培育绿色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工人的技能并促进就业。经常举办绿色低碳方面的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园区企业员工进行绿色知识培训,提供学习机会。

 

图6.12 举办覃思业校讲座

6.8 包容互享

为了美好生活的愿景,园区定期举办国际商品展、营地露营节、音乐节、企业开放日等活动,使居民生活更加丰富。也通过国际合作,引入德国国宝级钢琴并将其国际钢琴赛永久落户,引入德国足球体系并与德国足协和拜仁慕尼黑开展合作,为中国足球输出人才,引入德国啤酒节和购物节,促进中德商贸合作。

很多生活在园区的德国员工或居民评价说,在中德生态园,有时候真的感觉像回到了德国一样,我在这里可以吃到正宗的德国菜,也可以买到来自德国的商品,甚至还会遇上拜仁的球星,中德生态园从未让我有陌生的感觉。

 

图6.13 德国企业公众日

 

图6.14 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

6.9 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零碳试验区建立生活垃圾强制精准分类示范点,引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减少生活垃圾产生;组织开展二手交易集市活动,并鼓励居民使用再生材料制成城市家具,培养居民物资循环利用的环保意识。在城区建设系统顺畅的非机动专用道路系统,保证机非分离,创造稳静步行环境,并建立城市绿色廊道,提高人们绿色出行的积极性;电动共享单车为居民提供短途出行交通工具,满足用户从地铁站、小区、公交站、超市、商业区、学校等地方出行的便利需求;缓解高峰时段交通拥堵,成为居民出行的一大选择。

在零碳试验区内与街道、物业工作人员共同建立“零碳生活”App,量化节能减碳行为,对零碳试验区发生的此类行为根据减碳量给予不同的积分奖励,在App端进行实时显示,并开展积分换购的活动,使社区内的居民能够得到实物奖励,提升日常节能减碳的积极性。通过共享网络,分享出行线路,对于时间、路线相同或相近的业主,可以实现拼车出行,避免资源浪费。逐步建立社区碳普惠体系,应用“零碳积分”系统,与智慧物业结合,开展积分兑换活动,共享零碳生活。

七、零碳试验区建设展望

2023年4月份,中德生态园零碳试验区荣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23年度首批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标识,成为山东省首批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标识的城区。将根据《中德生态园零碳试验区建设方案》,落实各项零碳指标要求,打造高端生态示范、技术创新先导、高端业态聚集、和谐宜居的绿色繁荣社区。为推广和复制中德生态园“零碳试验区”的建设经验,将申请绿色低碳类国家科技示范项目和课题,积极参加各类绿色发展论坛与会议,促进与各城市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影响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