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青岛邮轮港区绿色智慧港区(邮轮港区启动区)用地面积77.5公顷,建筑面积87.3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13。产业功能以航运贸易金融为主导产业,布局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约130亿元,片区整体将于2025年基本建成。


总体规划

片区以“绿色、低碳、智慧”为主导,实现片区新建二星级绿色建筑面积比例100%,三星级绿色建筑比例50%,装配式建筑新建建筑比例80%;重点打造文化、金融等领域的绿色智慧示范项目。制定高绿色化水平、高智慧化水平、高工业化水平、低碳排放水平的绿色智慧指标体系,打造全国领先的更新改造示范区。

技术实施

①土地利用

邮轮港区启动区依2021年相关规划与导则建设,符合青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规则标准,新增用地合规,功能复合紧凑,重视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和可达性。

②生态环境

将城市廊道建设与城市有机更新相结合,在严格保护现有城市绿地、道路、河流及其他城市开散空间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构建通风廊道,增强中心城区绿地斑块布局的均好性,增加中小型开放绿地,项目整体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绿地布局。

③绿色建筑

在土地出让阶段明确项目应达到的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严格落实绿色建筑在项目审批、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满足绿色建筑相关要求。

④绿色交通

构建内畅外达的绿色路网体系,确立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的绿色交通模式,营造与能源需求和生态环保发展目标相协调一致的交通环境,构建“全息感知、全程服务、智慧决策”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智慧运行与服务体系。合理配建机动车停车场及电动车充电设施,提出无障碍设计要求。周边的公交站点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出租车候客泊位等设施无缝衔接。

⑤能源

积极推进建设能源岛项目。启动区能源岛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建设的大型区域能源站,可为启动区新建项目供冷供热。其设计冷负荷39.8MW,设计热负荷27.4MW,总供能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利用海水源热泵提取海水中的冷热量,采用多能互补的供能方案,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并对能源系统进行智慧化监控及运营管理。

⑥水资源

项目采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雨水径流管理,保障区域排水安全。在实施层面,制定合理的水环境保护方案,保障水源水质质量,保护地表水、地下水环境。明确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安装节水型器具,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

⑦固体废弃物

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系统,促进减量化。设计中使用智能垃圾桶、感应式垃圾桶等新型垃圾分类设施,对垃圾收集点或者收集容器实施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既有建筑按照绿色化标准进行改造,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加大现场综合利用比例,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

⑧信息化管理

构建总体架构与重点任务体系,涵盖顶层规划及多专题,结合实际项目对城市物业、智慧办公等应用进行顶层规划设计;积极搭建CIM基础平台,整合各项目信息和资源,使片区在投、建、营的全业务链上充分发挥数字化引领作用;同时,主要项目各阶段运用BIM技术建模,接入CIM基础平台,构建一体化建筑三维底板,从而实现统筹管理、互联互通、差异打造、长效运营等目的。

⑨绿色产业发展与低碳

邮轮港区启动区不涉及第一、第二产业,全部为第三产业且定位为健康、旅游、商业、金融等高附加值属性。启动区全部按照100%绿色建筑二星,50%绿色建筑三星级建设,负荷降低率均为10%和20%,并且要求所有项目均需进行系统调试,100%进行能效测评,100%进行能换审计,启动区内冷热源供给采用海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利用率≥10%,所以自评单位GDP能耗≤当地目标值的92%。

主要成效

减排效益:启动区绿色智慧港区能源岛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减少标煤消耗逾8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2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63吨,其环保效应相当于每年植树128万棵。

经济效益:产业方面,由山东港口航运金融中心等项目形成的航贸金产业基地,预计全面建成后实现年税收20亿元,容纳就业人员3万人。

社会效益:依托山东港口集团链主企业,创新发展路径,发展临港产业,壮大海洋经济。

环境效益:片区将打造成为全国首个“绿色低碳智慧更新改造示范港区”。

技术/模式创新

围绕地铁2号线国际邮轮港站,充分利用近地铁资源优势,打造青岛TOD建设标志性工程;提出“地下隧道+地下环路+车库动线”的地下车行共享大平层概念,极大地分解了地面交通集散压力;地下空间建设能源岛项目,能源岛可为启动区地上项目供冷供热,总供能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其利用海水源热泵提取海水中的冷热量,安全可靠、节能高效,采用多能互补的供能方案,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并对能源系统进行智慧化监控及运营管理,对能源供给及进行实时监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