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英国东萨塞克斯郡的凤凰城(The Phoenix)项目为案例,分析其如何在废弃工业用地上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社区。通过剖析项目背景、开发商的创新模式,并运用“绿色繁荣社区”的框架,文章揭示了凤凰城在实现净零排放、打造繁荣社区以及融合十大可持续发展模块上的具体实践,为其他社区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一、项目介绍
凤凰城(The Phoenix)位于英国东萨塞克斯郡刘易斯镇(Lewes),乌斯河畔,前身为占地7.9公顷的废弃工业园区。该地块曾有大量的铁工厂作为工业园区,20年前因火灾与洪水破坏后一直处于废弃状态。2023年社会企业主导对凤凰城社区进行翻新,为刘易斯镇打造一个以社区为中心、交通密集度低、使用木结构建筑设计及符合可持续性标准的新社区。
该项目目前处于建设之中。12家建筑事务所组成的队伍参与项目设计,将包含18栋混合产权住宅楼,围绕庭院花园和公共广场布局,并配有食堂、托儿所、健康中心和工坊等设施。完工后,凤凰城将成为英国最大的木结构社区,并为其他可持续社区建设贡献建设蓝图。
房地产开发商在凤凰城建设中发挥主要力量,并计划在项目建成后继续承担管理职责。项目将成立一个地产管理公司,邀请居民和租户代表加入,共同负责管理社区的共享空间和服务。这一结构旨在确保管理的透明度、可负担的服务费,并使社区的长期运营与居民的价值观保持一致,从而实现真正的社区可持续发展。
二、以“绿色繁荣社区”理念进行分析
绿色繁荣社区有两大支柱性目标,分别为绿色和繁荣。绿色是指净零排放,分为运营排放、隐含排放和消费排放三个层面;繁荣是指建立有韧性、以人为本的社区。本文将用绿色繁荣社区的两大支柱性目标和十大模块对凤凰城项目进行分析。
(一)绿色发展目标
凤凰城的建设全面对标绿色发展目标,体现在运营、隐含和消费三个排放层面。
首先,在运营排放方面,凤凰城的新建建筑均采用工程木材,多为结构性木材。这些木材属于本地可再生材料,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并存封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因建造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此外,凤凰城专门规划出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共享交通枢纽” (Co-Mobility Hub)。此交通枢纽可满足人们共享电车、坐公交车、租车等需求。
其次,在隐含排放方面,凤凰城注重减少对设施的新建和改造,从而减少因建造活动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作为工业遗址,凤凰城有着许多可再次利用的资产、如钢材、木块、砖块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例如,从旧工业建筑中回收的钢桁架将被用于建造一座横跨乌斯河的新人行桥。同时,项目保留并改造了三座主要的工业遗存建筑:Every Hall、Foundry Workshops和Soap Factory,将其转型为社区食堂、共享工作室和青年活动中心。此举不仅延续了场地的历史文化,还节省了约1800吨的隐含碳排放。
最后,在消费排放方面,凤凰城促进资源循环,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例如,社区内的干货食品将使用可循环的玻璃容器包装。同时,当地员工被鼓励在公司食堂就餐,以减少购买塑料包装三明治所产生的废弃物,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足迹。
(二)繁荣发展目标
凤凰城通过创造就业、提供丰富的公共设施和建立包容的治理结构来实现社区的繁荣。项目预计创造数百个就业岗位,并为本地企业提供商业空间。社区食堂、健康中心、创客空间和青年中心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了社交、学习和娱乐的场所,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由居民参与的长期管理模式,则确保了社区的韧性和居民的归属感。
(三)十大模块的具体实践
以下是凤凰城项目如何具体、全面地应用“绿色繁荣社区”十大模块的详细分析。
1.绿色能源与建筑
项目在能源上注重开源与节流,实现运营层面上的净零碳排放。所有建筑的屋顶都将大面积安装光伏板,产生的电力直接满足社区的部分需求。对于剩余的电力缺口,项目计划通过一个场外的太阳能发电场来满足,确保社区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应。
此外,该项目还融入了“环境温度回路”(ambient loop)区域供热网络。该网络由开环地源热泵驱动,利用地下水作为稳定的能源,高效地在社区内输送和回收热量。例如,商业制冷系统排出的废热可以被回收用于住宅供暖,显著提升了整体能效。
不仅如此,建筑规划充分利用地形地势,例如在山坡和房屋之间留出空间,以形成自然的空气流动,从而在夏季降低温度,减少对空调等高耗能设备的依赖。
2.清洁建造
项目从设计到施工都贯彻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理念。秉持“开采人类世”(Mining the Anthropocene)的理念,将现有建筑环境视为可供开采的资源库。项目最大化地保留和改造了主要的工业建筑,有效减少了大拆大建。建造材料优先选择可再生、可持续的类型,如大量使用结构性木材,以及采用大麻混凝土等创新绿色建材。
考虑到场地临河的特点,项目设计了多功能的绿色区域,作为可持续的城市排水系统,能够有效管理雨水径流,主动减轻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水风险。
3.完整社区
项目邀请了12家不同的建筑事务所来设计18个独立的住宅地块,确保了建筑风格的丰富性和社区的独特性。
凤凰城规划的核心是建立一个“五分钟社区”,即大多数日常生活所需的设施和服务,如商店、学校、公共空间,都可以在五分钟的步行或骑行范围内获得。这种高密度、混合用途、细颗粒度的城市形态,旨在从根本上减少居民对汽车的依赖。
除此之外,凤凰城将场地内保留的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社区的公共空间,使其成为凝聚邻里关系的中心。比如,前身为铸造大厅的Every Hall将被改造为社区食堂和联合办公空间;Foundry Workshops将为艺术家和手工艺人提供创客工作室;Soap Factory则将转型为一个以青年为中心的健身和活动中心,包含室内滑板公园和攀岩墙等设施。
4.以人为本的交通
凤凰城道路被清晰地划分为三类:机动车道 (Streets)、主要供紧急车辆和必要通行的道路 (Mews)以及完全禁止机动车的人行道 (Twittens),通过道路设计来保障步行和骑行的优先权。
此外,该项目打造共享出行枢纽 (Co-Mobility Hub) 作为一个综合的交通中心,提供多种服务,比如可以服务于685户家庭的313个停车位;有45辆车的电动汽车俱乐部;提供电动自行车和货运自行车租赁服务;以及社区穿梭巴士和“最后一英里”的货物配送设施。这种将停车设施集中化的策略,极大地缓解了道路密度。空闲出更多土地作为人行道、公共广场、共享庭院、游乐场和雨水花园等,创造出更安全、绿色、充满社交活力的街道环境。
5.互联互通
为了提升便利性,社区内规划的所有共享交通工具,如共享汽车、自行车及其他服务,都可以通过一个手机应用程序方便地预订和使用。
6.循环资源
凤凰城在改造过程中充分保留和再利用现有建筑材料,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此外,该社区开展一个覆盖全社区的堆肥计划。居民的食物垃圾将被收集并现场堆肥,用作社区内城市农场的肥料;而农场种植的新鲜食物则直接供应给社区的食堂、咖啡馆和餐厅,形成一个闭合的、可持续的资源循环,有效避免浪费。
7.绿色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项目将自然系统融入城市规划,创建了一个综合性的蓝绿基础设施网络。如图所示,凤凰城有着丰富的绿色建筑与区域,包括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公园和绿色走廊,共同构成了一个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这一系统不仅能有效管理雨水径流、减轻洪水风险,还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从而显著增强社区的生物多样性。
8.绿色经济
凤凰城的改造计划将为当地经济带来显著的推动作用。在建设阶段,该项目预计雇佣525人,其中139个为新增岗位。建成后,将创造381个永久性就业岗位,包含173个为本地新增岗位。作为可持续发展项目,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是绿色的。此外,项目将提供10000平方米的商业空间,用于支持本地企业发展,这预计每年为刘易斯镇带来390万英镑的新增消费支出。这些举措旨在扭转小镇年轻人因缺乏住房和就业机会而外流的趋势,并为面临困境的商业街注入新的活力。
9.包容共享
项目方承诺提供30%,即最多210套,的经济适用房,以确保不同收入群体的居民都能在此安居。这些住房包括面向首次购房者的“首套房”,它们将以至少七折的市场价出售;以及与当地住房补贴挂钩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其中,92套两居室和三居室的租赁住房更是达到了“刘易斯低成本住房”的标准,其租金水平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平均工资可负担性。
为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项目规划了多元化的公共区域,如托儿所、书店和医疗中心,旨在满足不同年龄层和群体居民的实际需求。
此外,在规划初期,项目通过举办广泛的公众咨询、展览和工作坊,吸引了超过4000人参与。这一共建模式确保了最终的设计方案充分吸收和反映了本地居民的愿望与智慧,真正实现了社区的共同塑造。
10.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项目通过具体设施和服务,让可持续生活方式变得触手可及。例如“堆肥俱乐部”鼓励居民将食物废弃物、咖啡渣和茶叶渣都在社区内现场进行堆肥处理。这不仅将本地的有机废弃物从填埋场或焚化炉中转移出来,实现了资源化利用,还向俱乐部会员提供优质堆肥,鼓励园艺和本地种植。
三、总结
凤凰城项目为可持续社区建设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范例。项目将一个废弃工业遗址,成功转变为一个兼具环境友好与社会包容的现代社区。通过运用绿色繁荣社区框架,凤凰城在实现净零排放和打造繁荣社区两方面做出了创新实践。在绿色层面,项目通过应用可再生能源、回收旧建材、建立社区堆肥计划等措施,有效减少了碳足迹并实现了资源循环。在繁荣层面,项目以“五分钟社区”为核心,通过提供30%的经济适用房、创造本地就业和鼓励社区共建,确保了社区的多元化与长期韧性。凤凰城项目通过创新的开发模式和系统性规划,打造一个既能实现环保目标,又能促进社会繁荣与居民幸福感的可持续社区。
作者:李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