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杭州采荷街道的“中国服装第一街”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服装集散地之一,日均客流量达 8—10 万人次,年交易额达上千亿元。近年来,为响应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号召,全面推动“无废商业街区”的创建,融合环境管理、减废降碳和数字赋能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商圈典范。


二、总体规划

项目围绕循环资源、固废处置、垃圾减量、废水、废气、降噪、新能源(节能降耗)、低碳等领域全方位推进省级“无废街区”创建工作。

三、技术实施

①强化环境管理

绿色施工:将绿色理念贯穿街区建设的各个环节,积极采用再生材料和节能建材,商圈内的所有商业设施都严格执行绿色标准,在建设和装修过程中落实绿色施工。

绿色消费:倡导商家采用环保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鼓励顾客自带环保用品,推行禁塑限塑,加强环保教育。

垃圾分类:实现100%的垃圾分类覆盖率,建立定时定点投放机制,推动源头减量,确保分类处理。

②推进减废降碳

资源共享循环:建立物资交换平台,实现商铺和企业闲置资源的循环利用,以租赁借用替代采购,减少资源浪费。

完善回收网络:设立再生资源回收点,健全回收制度,鼓励商家设置可回收物收集设施,提高废旧物品处理效率。

多领域减废举措:市场领域倡议物流单位更换新能源叉车,推动部分市场对接光伏、新能源、节能光源等内容,巩固深化专业服装市场领域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餐饮领域推广 “光盘行动” 和净菜配送,减少厨余垃圾,进一步降低商圈的垃圾处理能力。

③数字赋能

建设智慧街区: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商圈管理,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垃圾收运精细化管理,实时监测垃圾分类与投放,优化清运流程。

智慧停车系统:通过逻辑算法实现跨商圈联动,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减少滞留时间和尾气排放,同时增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倡导绿色出行。

四、主要成效

减排效益:生活垃圾总量下降5%,2023年每日易腐垃圾产生量较2022年减少20%。

经济效益:通过应用高效节能技术、绿色建材,以及推广清洁能源,社区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这些举措也带动了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环境效益:社区的能源资源消耗大幅降低,碳排放量减少,社区的气候韧性增强,循环经济的构建减少了环境污染。

五、技术创新

集成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并通过公众参与的低碳行动,推动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六、模式创新

在组织模式上,规划、实施、运行的三阶段策略与社区全程参与的动态优化机制,为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创新范例。

更多文章

杭州四季青街道

杭州采荷街道的“中国服装第一街”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服装集散地之一,日均客流量达 8—10 万人次,年交易额达上千亿元。近年来,为响应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号召,全面推动“无废商业街区”的创建,融合环境管理、减废降碳和数字赋能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商圈典范。

杭州清波街道

杭州采荷街道的“中国服装第一街”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服装集散地之一,日均客流量达 8—10 万人次,年交易额达上千亿元。近年来,为响应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号召,全面推动“无废商业街区”的创建,融合环境管理、减废降碳和数字赋能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商圈典范。

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老旧小区改造

杭州采荷街道的“中国服装第一街”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服装集散地之一,日均客流量达 8—10 万人次,年交易额达上千亿元。近年来,为响应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号召,全面推动“无废商业街区”的创建,融合环境管理、减废降碳和数字赋能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商圈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