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2023 年 7 月、11 月,上城区湖滨街道东平巷青年路、东坡路岳王路、吴山路、涌金门未来社区先后被列入省第三批、第四批未来社区,率先打造全省首个全域未来社区。依托本轮城市有机更新,完成 48.38 万㎡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新建 4 处邻里中心总面积约 3200 ㎡,扎实推进旧改版未来社区各类服务场景落地。

二、总体规划

围绕绿色繁荣社区建设目标,老旧小区改造以低碳理念为导向,重点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与服务提升,与社区整体规划相融合,构建低碳、宜居、便捷的生活环境,促进社区全面发展。

三、技术实施

①老旧小区改造中以平改坡的形式,降低顶层用户能耗。充分运用海绵城市理念,采取植被、铺装、景观方式,改造提升基础设施的防护绿地。更有效的提供净化、抗噪、防尘等生态防护功能,打造海绵社区与节水示范社区。

②在污水管网维修养护的同时,加强街道生态环境用水集约、循环利用,合理布设雨水收集模块,建造贮水池、渗透池、调洪池,配置雨水回收设备,对雨水进行储存处理,用于区域绿化、景观用水、路面清洗等。

③以邻里中心为载体,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区”样板。一方面,引进康养企业入驻,探索“家门口幸福养老”政企合作新模式。另一方面,助推“青邻食堂”第三方运营社区老年食堂,构建“政府贴一点、企业让一点、机构投一点、群众多一点”的助餐服务新体系。

④加快推进 15 分钟公共服务可感化、便捷化,形成以岳王路社区康养驿站、大家美育,涌金门国业康养服务中心、湖滨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集托幼、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公共服务矩阵,并根据居民需求迭代优化,动态提升。

⑤通过强化节水措施,增强全区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科学用水体系和节约用水管理体系,有效地控制用水量的增长速度,保证各小区安全供水,使用水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通过开展节水型社区建设,居民生活用水户表率达到 100%,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人均月用水水平 3.05 立方米/人·月,年节水量可达 60吨左右。在公共设施节水方面,小区公共场所(含绿化)采用节水装置,配置雨水回收设备,回收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冲洗厕所,清洗路面、浇灌草坪、水景补水。

⑥采用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对老旧小区内的机动车辆进行管理和控制,实时展现高密度小区及周边区域停车位,调节周边交通流量,对停车饱和的老旧小区实施严格控制。推动辖区内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构建十分钟步行圈。

四、主要成效

减排效益:通过老城区和商业街区改造,融合自然景观,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经济效益:通过低碳建设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节水型社区建设和商圈改造有效缓解了用水和用电压力。

社会效益: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环境效益:以景观的美化和污染物的减排,带来了区域内美好的生态环境。

五、技术创新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创新融合平改坡、海绵城市理念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实现了建筑节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