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自保温技术主要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以及温和地区。在严寒和寒冷地区,需要采用保温性能极高的材料(如加气混凝土厚砌块)或结合局部外保温/高效保温砂浆才能满足要求;适用于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的填充墙、剪力墙结构的外墙、低层或多层的承重墙结构(需满足承重要求);适用于新建建筑中对墙体厚度有容忍度的项目:如保障房、新农村建设、对公摊面积不敏感的项目;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及产能建筑中可推广使用。

外墙体自保温技术的适用性

适用的气候区

适用的建筑类型

适用的建筑规模

适用的建筑功能

夏热冬暖/夏热冬冷/温和

新建建筑

单体建筑、建筑社区

公共建筑、居住建筑

技术目标

外墙自保温技术的目标是在保障建筑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选用新型节能材料,形成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实现节能性、安全性、耐久性,降低维护成本,经济合理,施工便捷,节约能源等综合效果,是建筑绿色低碳运行的基础和关键。

技术体系

外墙自保温技术体系是一种具有防火安全、耐久性好、施工便捷等优势的节能技术。其核心在于选用高性能的保温墙体材料,并通过精心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有效解决热桥问题。

常见的自保温材料包括蒸汽加压混凝土、页岩烧结空心砌块、陶粒自保温砌块、泡沫混凝土砌块以及轻型钢丝网架聚苯板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AAC/ALC)导热系数低(通常在0.10-0.20W/(m·K)之间),保温性能优异,兼具防火、隔声、轻质等特点。泡沫混凝土砌块/板材通过物理或化学发泡工艺制成,质轻、保温性能好(导热系数约0.06-0.20W/(m·K)),但强度相对较低,常用于非承重墙或配合框架结构。

1 外墙体自保温材料


技术路径

外墙自保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环保节能等优点,是未来建筑保温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但新兴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众多挑战。

外墙自保温墙体的自身热工指标应能达到国家和地方现行节能建筑标准要求,应满足《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的限值要求,并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相关要求。

外墙自保温技术的应用的关键在于精细化设计(尤其是热桥处理)和高质量的施工控制。随着外墙自保温技术的发展,自保温体系的设计标准的制定、施工规程的完善,以及新型自保温材料的研发与性能提升等细节问题进一步推进研究,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外墙自保温体系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典型案例

案例一:国舜绿建低碳和钢智能科技示范产业园项目(二期)综合楼项目

更多产品及供应商信息

暂未更新


更多案例

分布式能源技术

外墙体自保温技术是指使用的墙体围护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通过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和合理调整墙体厚度,即可达到节能保温的目的。具有与建筑同寿命、造价较低、施工方便、便于维修改造、安全等优点,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二期4号、5号楼项目

外墙体自保温技术是指使用的墙体围护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通过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和合理调整墙体厚度,即可达到节能保温的目的。具有与建筑同寿命、造价较低、施工方便、便于维修改造、安全等优点,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兰州新区中建大厦项目1号办公楼项目

外墙体自保温技术是指使用的墙体围护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通过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和合理调整墙体厚度,即可达到节能保温的目的。具有与建筑同寿命、造价较低、施工方便、便于维修改造、安全等优点,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