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技术主要适用于有峰谷电价的地区,更适用于夏热冬冷及夏热冬暖气候区。在酒店、商场、机场等大型公共建筑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新建建筑中。

蓄冷技术的适用性

适用的气候区

适用的建筑类型

适用的建筑规模

适用的建筑功能

适用的建筑能耗

区域能源下节能低碳板块

夏热冬暖/夏热冬冷

新建建筑

单体建筑/建筑社区

公共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产能建筑

供给侧

技术目标

蓄冷技术的核心目标是平衡能源供需,利用峰谷电价差,实现削峰填谷。通过在电力低谷期储存冷量,在电力高峰期释放冷量,最终实现平衡电网负荷、降低建筑空调能耗成本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体系

蓄冷技术根据蓄冷方式不同,包括水蓄冷、冰蓄冷和相变蓄冷三类。

冰蓄冷系统是通过制冰方式,以冰的相变潜热为主蓄存冷量的蓄冷系统。夜间低谷电价时段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白天用电高峰时融冰供冷。包括盘管式蓄冰(内融冰、外融冰)、封装式(冰球、冰板式)蓄冰、冰片滑落式蓄冰、冰晶式蓄冰等。冰蓄冷系统中载冷剂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行及环境友好性,调整载冷剂浓度可以有效降低其冰点,满足系统在不同温度下的运行需求。冰蓄冷系统的控制策略选择和流量控制是实现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可以选择融冰优先或者冷机优先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当地的电价政策、系统的具体特性以及运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控制策略和流量设计方案。

 

1.冰蓄冷制冷机房

水蓄冷系统是利用水的显热蓄存冷量的蓄冷系统,通过自然分层或隔板法实现冷热分离。布水器的设计是水蓄冷系统的关键,自然分层法蓄冷效率可达85%~95%,可直接利用消防水池降低成本。水系统的蓄冷槽容积较大,技术要求较低,运行费用低。

2.水蓄冷原理图

相变蓄冷系统是采用相变材料通过物态变化存储能量,具有高效潜热释放特性。与传统显热储能相比,相变蓄冷具有储能密度高、体积小、温度控制精准等显著优势。相变蓄冷系统的主要是相变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相变蓄冷系统比水蓄冷节约占地,比冰蓄冷更节能,是未来蓄冷技术发展的前景。

技术路径

蓄冷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技术,在设计蓄冷技术前,应对建筑物的空调负荷特性、系统运行时间和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并调查当地电力供应条件和分时电价情况。

当空调系统符合以下条件,且经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宜采用蓄冷技术:1)当执行分时电价,且空调冷负荷峰值的发生时刻与电力峰值的发生时刻接近、电网低谷时段的冷负荷较小时;2)空调峰谷负荷相差悬殊且峰值负荷出现时段较短,采用常规空调系统时装机容量过大,且大部分时间处于低负荷下运行;3)电力容量或电力供应收到限制,采用蓄冷系统才能满足负荷要求;4)执行分时电价,且需要较低的冷水供水温度;5)要求部分时段有备用冷量或有应急冷源需求的场所。

蓄冷技术应满足《蓄能空调工程技术标准》(JGJ158-2018)相关技术要求。蓄冷技术的蓄冷方式应根据建筑物蓄冷周期和负荷曲线、蓄冷系统规模、蓄冷装置的蓄冷和释冷特性以及现场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厚确定。蓄冷装置的蓄冷和释冷特性应满足蓄冷技术的需求。

典型案例


暂未更新


更多技术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