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造技术应用于新建建筑中,适用范围较广,受不同气候区、功能及规模影响较小。应用场景受结构形式及建筑标准化程度影响较大。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及产能建筑中积极推广使用。

装配式建造技术的适用性

适用的气候区

适用的建筑类型

适用的建筑规模

适用的建筑功能

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

新建建筑

单体建筑、建筑社区

公共建筑、居住建筑

技术目标

装配式建造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利用智能化手段,缩减人力成本,提高建造水平。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把传统建造方式中大量的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大幅缩短工期、减少现场污染。

技术体系

装配式建造技术根据建筑结构体系不同,主要分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装配式钢结构技术、装配式木结构技术、模块化集成技术等,适用于不同建筑场景,各大技术自成体系,各有优势。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构件类型包括预制梁、预制板、预制柱、预制楼梯、预制外墙板(PCF 板)等。通过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等方式,保证构件间的结构稳定性,适用于多高层住宅、办公楼等承重要求较高的建筑。该技术体系具有结构性能好、产品质量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

装配式钢结构技术的构件类型包括钢柱、钢梁、钢桁架、钢支撑以及配套的预制楼板(如叠合板)、预制墙板。以螺栓连接、焊接等连接方式为主,安装速度快,构件可回收利用。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场馆(如体育馆)、工业厂房等。

2 装配式钢结构技术

装配式木结构技术的构件类型包括预制木梁、木柱、木桁架、预制木墙板,部分采用木-钢、木-混凝土混合构件。通过金属连接件(如角钢、螺栓)拼接,环保性强、保温性能好。适用场景于低层住宅、文旅建筑、景观小品等对环保和风格有要求的项目。由于木材本身具有抗震、隔热保温、节能、隔声、舒适性等优点,加之经济性和材料的随处可取,在国外广泛使用,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房屋需求量大,木结构难以满足我国建筑的发展需要,应用场景受限。

3 装配式木结构技术

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是将建筑拆分为多个独立模块,在工厂内完成结构、装修、水电、设备管线等全部工序后,再运输至现场进行吊装拼接的先进建造方式,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在工厂环境中,模块可以并行生产,不受天气影响,施工精度可达毫米级,有效避免了传统施工中常见的误差和返工问题。大量湿作业被前置到工厂完成,施工现场的噪音、粉尘和建筑垃圾显著减少,真正实现了绿色建造。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尤其在保障性住房、应急医院、学生公寓等对工期和品质要求较高的项目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4 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

除主体结构外,配套技术是保障装配式建造技术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环节。BIM技术、3D打印技术等是装配式建造技术的辅助工具。

技术路径

装配式建造技术是未来建筑建造发展方向,将建筑业从分散、粗放的传统作业模式,转变为集约、高效的工业化制造模式。以“标准化设计”为前提,以“工厂化生产”为核心,以“装配化施工”为关键,以“一体化装修”为提升,以“信息化管理”为贯穿全程纽带的系统工程。在设计、施工、建造过程中应满足《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标准》(JGJ/T 398-2017)、《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3-2016)、《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JGJ/T 491-2021)等规范要求。同时各地方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应满足地方性建设要求及标准规范要求,如装配率、装配式装修等要求。

典型案例

暂未更新

更多产品及供应商信息

暂未更新


更多案例

分布式能源技术

装配式建造技术是将建筑构件和配件在工厂预制,再运输到现场装配安装的高效建造方式,能大幅缩短工期、减少现场污染,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工厂利用先进设备工艺确保构件尺寸精度达标,确保构件符合高标准使用要求,整体提升建筑品质。

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二期4号、5号楼项目

装配式建造技术是将建筑构件和配件在工厂预制,再运输到现场装配安装的高效建造方式,能大幅缩短工期、减少现场污染,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工厂利用先进设备工艺确保构件尺寸精度达标,确保构件符合高标准使用要求,整体提升建筑品质。

兰州新区中建大厦项目1号办公楼项目

装配式建造技术是将建筑构件和配件在工厂预制,再运输到现场装配安装的高效建造方式,能大幅缩短工期、减少现场污染,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工厂利用先进设备工艺确保构件尺寸精度达标,确保构件符合高标准使用要求,整体提升建筑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