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13万平方米,拥有9公里优质海岸线和专业邮轮码头,港区划分为乐海坊(启动区)、通海坊、尚海坊、探海坊、创海坊五大片区,集聚航运、贸易、金融、科创、文旅等高端要素,全面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青岛邮轮港区绿色智慧港区(邮轮港区启动区)为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五大片区之一,是全面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智慧港区以打造“全国首个绿色低碳智慧更新改造示范港区”为目标,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模式,以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助力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转型发展。

二、项目概况

青岛邮轮港区绿色智慧港区(邮轮港区启动区)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胶州湾东岸,北至二号码头,南至长安路,东至邱县路-新疆路-商河路-普集路,西至胶州湾岸线,用地面积77.5公顷,建筑面积87.3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13。产业功能以航运贸易金融为主导产业,布局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约130亿元。片区于2021年批复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全面开工。目前,山东港口大厦、集装箱部落一期等4个项目已建成投用,国际航运中心、实训基地等8个项目正加速建设,片区整体将于2025年基本建成。

三、目标与指标

青岛邮轮港区绿色智慧港区以构建国内领先的绿色城市为发展目标,通过顶层规划,规模化推广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有序开展装配式建筑,全方位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全面使用高能效设备,大面积应用可再生能源,实现新建建筑100%绿色建筑二星级,其中绿色建筑三星级达到50%以上,新建公共建筑采用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60%,启动区整体碳减排率达到50%。并着力打造成为全国首个“绿色低碳智慧更新改造示范港区”,实现高绿色化水平、高智慧化水平、高工业化水平、低碳排放水平“三高一低”的绿色智慧标杆,实现百年新地标定位,成为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港区建设新示范。

四、主要技术与做法

青岛邮轮港区绿色智慧港区技术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土地利用

邮轮港区启动区规划建设依据2021年批复的《青岛市市北区大港小港片区 SF0102 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开发建设导则(试行)》,符合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确定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管理规则和标准。城区(镇)新增建设用地不占用耕地以及已颁布的各级法定生态、文化保护性用地。功能复合和紧凑布局,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和可达性。

(二)生态环境

邮轮港区启动区着力构建高品质的绿色开放空间体系,提高城乡绿化建设水平,将城市廊道建设与城市有机更新相结合,在严格保护现有城市绿地、道路、河流及其他城市开敞空间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构建通风廊道,增强中心城区绿地斑块布局的均好性,增加中小型开放绿地,项目整体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绿地布局。

(三)绿色建筑

邮轮港区启动区根据青岛市绿色建筑发展相关规划,合理确定区域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在土地出让阶段明确项目应达到的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严格落实绿色建筑在项目审批、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满足绿色建筑相关要求。

(四)绿色交通

邮轮港区启动区构建内畅外达的绿色路网体系。以“畅达、安全、舒适、清洁”为交通发展目标,确立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的绿色交通模式,营造与能源需求和生态环保发展目标相协调一致的交通环境,构建“全息感知、全程服务、智慧决策”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智慧运行与服务体系。合理配建机动车停车场及电动车充电设施,提出无障碍设计要求。周边的公交站点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出租车候客泊位等设施无缝衔接。

(五)能源

为助力绿色智慧港区建设,邮轮港区启动区积极推进建设能源岛项目。启动区能源岛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建设的大型区域能源站,可为启动区新建项目供冷供热。其设计冷负荷39.8MW,设计热负荷27.4MW,总供能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其充分运用启动区临近海洋的优势,利用海水源热泵提取海水中的冷热量,安全可靠、节能高效,采用多能互补的供能方案,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并对能源系统进行智慧化监控及运营管理。

(六)水资源

邮轮港区启动区采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雨水径流管理,保障区域排水安全。在实施层面,制定合理的水环境保护方案,保障水源水质质量,保护地表水、地下水环境。明确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安装节水型器具,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微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七)固体废弃物

邮轮港区启动区统筹制定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方案。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系统,促进减量化。设计中使用智能垃圾桶、感应式垃圾桶等新型垃圾分类设施,对垃圾收集点或者收集容器实施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启动区参照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房、BIM应用等方面要求,既有建筑按照绿色化标准进行改造,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加大现场综合利用比例,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

(八)信息化管理

绿色智慧港区智慧化建设打造成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绿色智慧园区典范。结合片区条件,立足自身特色,确定智慧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等内容,提出邮轮港区启动区智慧化建设总体架构,归纳提炼智慧港区重点建设任务,总结出顶层规划、智慧化基础设施建设专题、数据传输标准专题、智慧应用场景专题、实施保障等专题,结合实际项目对城市物业、智慧办公、智慧文旅、智慧商业、智慧社区、智慧工地、智慧交通、智慧市政等应用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并且积极搭建CIM基础平台,整合各项目信息和资源,使片区在投、建、营的全业务链上充分发挥数字化引领作用;同时,绿色智慧港区主要项目在设计、施工、运营阶段均应运用BIM技术建模,对精度、材质、纹理等均进行统一要求,接入CIM基础平台,构建一体化建筑三维底板,从而实现统筹管理、互联互通、差异打造、长效运营等目的。

(九)绿色产业发展与低碳

邮轮港区启动区不涉及第一、第二产业,全部为第三产业且定位为健康、旅游、商业、金融等高附加值属性。启动区全部按照100%绿色建筑二星,50%绿色建筑三星级建设,负荷降低率均为10%和20%,并且要求所有项目均需进行系统调试,100%进行能效测评,100%进行能换审计,启动区内冷热源供给采用海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利用率≥10%,所以自评单位GDP能耗≤当地目标值的92%。

五、实施路径与组织模式

为打造绿色低碳片区,2021年4月,由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整体开发规则(试行)》,并同步组织编制《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发开建设导则》;2021年12月,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组织开展《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绿色智慧港区顶层规划》,规划由青岛亿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编制;2022年9月,绿色智慧港区成功入选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的青岛市绿色生态城区(镇)(第一批)创建名单。

港区开发建设由青岛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统一协调部署,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任指挥的分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建立了“分指挥部+办公室”领导机制,全力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窗口示范区”,顶格推进港区绿色低碳发展工作。

六、主要成效

产业方面,由山东港口航运金融中心等项目形成的航贸金产业基地,预计全面建成后实现年税收20 亿元,容纳就业人员3万人。依托山东港口集团链主企业,创新发展路径,发展临港产业,壮大海洋经济。

能源方面,启动区绿色智慧港区能源岛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减少标煤消耗逾8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2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63吨,其环保效应相当于每年植树128万棵。

奖励荣誉方面,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先后获得:

1、青岛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获2021年一等奖;《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规划咨询暨启动区开发建设导则》获二等奖;《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三等奖;

2、《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景观专项规划》获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3、世界之眼项目获UDAD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大奖金奖;

4、地下空间应用获“龙图杯”BIM综合应用三等奖。

七、创新点

亮点一:打造青岛TOD 建设标志性工程

本项目围绕地铁2 号线国际邮轮港站,并且融合地下道路、管廊、能源、停车、商业等设施。充分利用近地铁资源优势,发挥公共交通潜力,从而助力为片区引入商业商务、文旅休闲等各类客群及相关产业,进一步实现港城空间的紧密联系、促进港城融合发展。

亮点二:地下隧道+地下环路+车库主动线打造三级车行系统充分考虑邮轮港区对外交通组织瓶颈,地下空间的整体开发将地面交通让渡给步行和慢行,提出“地下隧道+地下环路+车库动线”的高效便捷的地下车行共享大平层概念,极大地分解了地面交通集散压力,实现人车分离、客货分流、到发过境分流的目的。

亮点三: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打造智慧绿色港区

为助力绿色智慧港区建设,充分利用区位临近海洋的优势,地下空间建设能源岛项目。能源岛可为启动区地上项目供冷供热,总供能面积约为55 万平方米。其利用海水源热泵提取海水中的冷热量,安全可靠、节能高效,采用多能互补的供能方案,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并对能源系统进行智慧化监控及运营管理,对能源供给及进行实时监测。

八、工作展望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将遵循循环、绿色、低碳、智慧、人文的设计理念,利用海水源、空气源等多种清洁能源实现高效清洁供能,建立高效、节能、循环可再生的综合供能服务体系。与此同时,还将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服务保障、能耗调控、能效评价等的智慧管理,将传统供能服务向生态化、智能化推进。全力打造全国首个“绿色低碳智慧更新改造示范港区”。

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创新项目实施的现场照片


项目已获得的荣誉证书等





更多文章

青岛上合示范区

一、项目背景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建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