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技术适用性极强,可结合能源需求即当地资源条件,灵活适配鱼不同气候区、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单体建筑和建筑社区中。目前,我国已建成的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主要集中分布在京津龚、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等经济发达区域民用建筑主要采用燃气内燃机为动力设备,在酒店、医院和数据中心等应用较多。

分布式能源技术的适用性

适用的气候区

适用的建筑类型

适用的建筑规模

适用的建筑功能

严寒/寒冷/夏热冬暖/夏热冬冷/温和

新建建筑、既有建筑

单体建筑、建筑社区

公共建筑、居住建筑

技术目标

分布式能源技术的目标是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结合储能技术,实现能源的就地生产与梯级利用,具有灵活性强、适应性高、能效高、清洁环保、安全性高、经济性好等优势,逐渐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与传统供能系统相比,每100万kW的装机容量,每年可以节能78万吨标煤以上。

技术体系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在用户端或靠近负荷中心配置、管理与运行的能量系统。从能源品种看,分布式能源包括太阳能(光伏、光热)、风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天然气等多元化清洁能源。从运行方式看,分布式能源可并网运行,也可离网独立运行,为各类终端运行提供保障。从商业模式看,分布式能源强调“源—网—荷—储”的协调互动,注重能源的梯级利用,促进能源的高效配置。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储能系统以及分布式控制和管理技术。这些部分相互协调,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与优化。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CCHP)是指将燃气作为热载体,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进行回收,最终实现热能梯级利用的一种节能技术,通过冷、热、电三联供、联合循环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具有高效环保、低碳节能、安全可靠等优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降低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物排放方面具有极大潜力,由于天然气为清洁能源,发电碳排放量低于燃煤发电,同时因一次能源的梯级利用,使得能源利用率较高,减少了天然气总消耗量低排放技术的应用,使系统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从而减轻环境压力,实现能源供应的清洁、环保与节能。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被集成到城市社区微电网系统中,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本地生产的且经济高效的电力、热水以及制冷服务。采用关键设备来调整电、热、冷的匹配来适应用户需求是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的一个重点,系统集成技术是发挥冷热电联供系统节能优势的关键和难点。

技术路径

分布式能源技术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并大大降低系统输配电和冷热输送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可以为投资方、设备制造方、用户等各方带来良好收益。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第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各系统应满足《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设计导则》(GB/T 39779-2021)要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应满足《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CJJ145—2010)、《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设计规范》(T/CEC 5066-2021)等规范要求。

典型案例

案例一:兰州新区中建大厦项目1号办公楼项目

案例二: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二期4号、5号楼项目

更多产品及供应商信息

暂未更新







更多案例

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二期4号、5号楼项目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它以清洁燃料作为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发展热电冷联产为主,其他中央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

兰州新区中建大厦项目1号办公楼项目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它以清洁燃料作为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发展热电冷联产为主,其他中央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

中建科工绿色科技办公楼零能耗改造示范项目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它以清洁燃料作为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发展热电冷联产为主,其他中央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