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区 |
典型特征 |
技术解决方案 |
典型案例 |
|
严寒地区 |
冬季漫长严寒,供暖能耗占比超60% 1. 冬季漫长严寒(极端低温-30℃以下),供暖期6-8个月,供暖能耗占建筑总能耗 60%以上; 2. 夏季短暂凉爽,冷负荷需求低; 3. 冬季光照时间短,光伏出力受影响; 4. 需重点解决建筑保温、供暖效率与防冻问题
|
1.被动式技术: - 建筑朝向:优先南北向布局,减少东西向热量损失; - 自然采光:增大南向窗墙比,采用高透光玻璃,加大自然采光; - 遮阳:冬季无需遮阳,夏季可采用简易内遮阳,避免过度遮挡采光 2.围护结构技术: - 外墙:采用复合保温结构、自保温体系、高效门窗(断热铝合金+三玻两腔LOW-E玻璃)、加装防寒密封条,采用双层窗或窗式新风; - 屋顶:加大保温厚度,设置隔汽层(防止室内湿气进入保温层导致结露); - 热桥阻断:门窗洞口、阳台板等部位加装高效隔热垫块,减少热损失; 3.能源设备和系统: - 供暖:优先采用燃气壁挂炉+地暖(水循环供暖,体感舒适),辅以太阳能集热器(预热生活热水,降低壁挂炉负荷); - 新风:采用带预热功能的全热交换器(避免新风过冷导致管道结霜),新风入口设保温措施; - 光伏:选择低温性能好的光伏组件(如单晶硅PERC 组件,-30℃仍能正常工作),安装角度优化(增大倾角至45°-60°,提升冬季发电量); - 生物质能:利用秸秆等可再生能源提供供热需求; 5.低碳建造技术:采用装配式建造(MiC模块化建筑)、BIM 技术(全生命周期管理)、绿色建材、3D打印技术; 6.循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采用海绵城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节水技术、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等。 |
|
|
寒冷地区 |
供暖与空调双需求,四季分明 1.冬季寒冷(极端低温- 10℃~-20℃),供暖期4-6 个月; 2.夏季炎热(极端高温 30℃~35℃),空调期2-3 个月; 3.春秋过渡季长,可利用自然通风; 4.需平衡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 |
1. 被动式技术: - 自然通风:建筑平面设计为“工”字形,设置中庭或天井,促进空气对流;过渡季开启外窗与走廊通风口,实现穿堂风; - 遮阳:夏季南向采用水平外遮阳,东西向采用垂直外遮阳,冬季可收起; - 自然采光:导光管、地下空间加装导光管; 2.围护结构技术: - 外墙:采用自保温技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高效门窗(断热铝合金+三玻两腔LOW-E玻璃)、加装防寒密封条,采用双层窗或窗式新风; - 屋顶:夏热地区可以加设冷屋顶涂料; - 热桥阻断:门窗洞口、阳台板等部位加装高效隔热垫块,减少热损失; 3.能源设备和系统: - 供暖/制冷:采用空气源热泵,或变频中央空调(分区控制); - 新风:过渡季采用自然通风(开启外窗+无动力风帽),冬夏季采用显热回收新风系统(避免全热回收结露); 4.可再生能源技术 - 光伏:屋顶 BAPV 光伏,搭配储能、光储直柔; - 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生物质能利用; 5.低碳建造技术:采用装配式建造(MiC模块化建筑)、BIM 技术(全生命周期管理)、绿色建材、3D打印技术; 6.循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采用海绵城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节水技术、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等。 |
1.青岛中德生态园 |
|
夏热冬冷地区 |
四季分明,春秋季较短,冬夏温差大,无集中供暖 1.冬季湿冷(极端低温 0℃~-5℃),无供暖时室内体感寒冷; 2.夏季闷热(极端高温 35℃~40℃),湿度大(≥70%),空调负荷高; 3.需兼顾夏季降温除湿与冬季保暖 |
1.被动式技术: - 建筑布局:采用行列式布局,保障自然通风; - 遮阳:夏季东西向采用固定式挡板遮阳,南向采用可调节外遮阳,阳台可作为天然遮阳; - 自然通风:户型设计为南北通透,设置高低窗(促进热压通风),厨房、卫生间设排风扇; 2.围护结构技术: - 外墙:采用外保温或外墙自保温砌块,外表面涂刷反射隔热涂料(夏季降低墙体温度 3-5℃); - 门窗:断热铝合金+双玻中空玻璃; - 屋顶:采用 “保温层+防水层+冷屋顶涂料” 组合,或种植屋顶; 3.能源设备和系统:优先采用变频空调或蒸发冷却空调;以电采暖或空气源热泵为主;夏季采用带除湿功能的全热交换器(降低新风湿度,减少空调负荷),过渡季全开外窗实现自然通风; 4.可再生能源技术 - 光伏:屋顶 BAPV 光伏,搭配储能、光储直柔; - 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热源塔技术; 5.低碳建造技术:采用装配式建造(MiC模块化建筑)、BIM 技术(全生命周期管理)、绿色建材、3D打印技术; 6.循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采用海绵城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节水技术、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等。 |
|
|
夏热冬暖地区 |
夏季漫长炎热、冬季温暖短暂 1.夏季酷热,空调能耗占比超 50%; 2.夏季漫长(5-10月,极端高温 35℃-40℃),湿度大; 3.全年无冬季,冬季温暖(极端低温 10℃-15℃),无需供暖; 4.需重点解决夏季降温、遮阳与通风 |
1.被动式技术: - 自然通风:建筑采用 “穿堂风” 设计,门窗对位布置,设置通风塔或中庭(促进热压通风),夏季可开启屋顶无动力风帽(增强排风); - 遮阳:东西向采用固定式外遮阳,南向可采用光伏遮阳板或可调节外遮阳百叶; - 自然采光:采用高透光玻璃,避免过度遮阳,地下车库、走廊加装导光管; 2.围护结构技术: - 外墙:采用轻质保温材料,外表面选用浅色饰面(反射太阳辐射)或采用垂直绿化; - 门窗:采用断热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阳台门采用推拉门; - 屋顶:优先采用冷屋顶或设置屋顶光伏遮阳(BIPV 组件,兼顾发电与遮阳); 3.能源设备和系统:采用高效中央空调,可配合蓄冷系统;采用太阳能热水器,辅以空气源热泵、电梯能量回收系统、智能照明技术; 4.可再生能源技术 - 光伏:屋顶 BIPV 或 BAPV 光伏,可并网售电、光储直柔; - 污水源热泵、热源塔技术; 5.低碳建造技术:采用装配式建造(MiC模块化建筑)、BIM 技术(全生命周期管理)、绿色建材、3D打印技术; 6.循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采用海绵城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节水技术、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等。 |
|
|
温和地区 |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较差小,四季气候较为温和 1.全年温度波动小(10℃-25℃),无明显供暖或空调期; 2.湿度较高(沿海地区)或较低(内陆地区); 3.可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能源需求低; 4.需解决潮湿(沿海)或干燥(内陆)问题 5. 日照条件较好,气候舒适度高, |
1.被动式技术: - 建筑布局:自由布局,优先利用自然景观促进穿堂风; - 自然采光:增大窗墙比,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或落地窗,室内设置开放式空间; - 遮阳:夏季采用简易外遮阳,冬季无需遮阳,沿海地区需考虑防风(遮阳设施加固); 2.围护结构技术:外墙无需厚重保温层,门窗采用普通铝合金双玻窗,重点提升气密性(加装密封条),沿海地区需防腐处理;屋顶采用简单保温,沿海地区设防水卷材(抵御台风暴雨); 3.能源设备和系统: - 通风:全年以自然通风为主,配备小型排风扇(厨房、卫生间排风),沿海潮湿地区可加装除湿机; - 照明:以自然采光为主,辅以 LED 灯具(人体感应控制),无需复杂智能照明; 4.可再生能源技术:优先发展光伏,或小型风电(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供生活热水加热(电热水器或小型空气源热泵); 5.低碳建造技术:采用装配式建造(MiC模块化建筑)、BIM 技术(全生命周期管理)、绿色建材、3D打印技术; 6.循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采用海绵城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节水技术、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等。 |
|